首页  IT互联网  百科  财经  餐饮  动漫  法治社会  房产  国际  国内  机械  家居  健康  教育 

甘肃网

您当前的位置 : 甘肃网  >  国内  >  李扬:遵循双循环战略,迈好“十四五”开局第一步

李扬:遵循双循环战略,迈好“十四五”开局第一步

2021-01-07

“以不凡·敬平凡·创非凡”2021恒天财富荣耀年会于日前圆满落下帷幕,特邀各领域重量级专家就宏观经济、国际关系、投资趋势等主题发表真知灼见与到会嘉宾展开深度探讨与交流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先生发表主旨演讲,就当前经济形势及2021年如何迈好“十四五”开局第一步展开重点阐述。

经济形势:仍然复杂严峻

李扬先生指出,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主要基于如下分析:

从全球宏观经济大环境来讲,全球经济仍处在衰退过程中,经济复苏道路愈加艰难。加之防疫的客观要求和集体行动影响,“去全球化”效应将进一步阻滞全球经济增长,为对冲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,全球央行依然会采取宽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,但回溯历史,施行“超常规”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,全球流动性因此而长期泛滥,可能引发债务危机。当下,全球债务危机问题正在变得愈发严重,无人顾及的“洪水滔天”,后果不堪设想,疫情带来的连环效应明显且修复时间预计较长。

在此大背景下,虽然中国凭借对疫情的有力防控,经济复苏脚步领先全球,成为唯一正增长大国。但是债务和杠杆率问题也再次凸显,债务危机、消费动能不足以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等风险值得注意。谈及2021年所面临的风险,李扬先生指出,疫情影响下,通货紧缩、失业加剧、资产泡沫、债务危机、贸易摩擦及收入分配恶化等问题需要持续关注。

双循环:应对大变局的中国战略

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,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实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实现双循环的关键所在。新发展格局下,中国的双循环转型之举是迈向世界强国的重要一步。

与此同时,转型带来的挑战同样艰巨。集中体现在进出口行业方面,包含电子信息产业、服装外贸产业、有色金属及高技术等“卡脖子”产业,都面临不同的风险及挑战。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影响,与美国的贸易相关的产业和地区面临挑战更大,由此可见,中国的转型之路还需要继续努力。

2021年:迈好“十四五”开局第一步

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而行, 2021年面对更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,李扬指出要根据 “十四五”规划,迈好开局第一步。

加快循环,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是首要目标。从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四个阶段推进,扩大内需、降低成本,逐步达成转型目标。细化到具体环节,生产方面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优化产业布局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;分配方面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优化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结构;流通方面,疏通流通渠道,降低交易成本,提高流通效率;消费方面,优化消费环境,保护消费者权益,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,放宽市场准入,畅通国际循环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。

由此,李扬提出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及政策,任务方面,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及坚持扩大内需等战略基点;政策方面,则包含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等。

谈及资本市场,李扬指出:金融改革要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创造条件,全面深化金融改革,为转型提供有效载体,引导资源有效配置。除此之外,在向新格局转型的过程中,还要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,实现资源配置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智能化、智慧化、自动化、柔性化和定制化,进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“2020年我们在艰难中砥砺前行,2021年我们或将面临更复杂的经济环境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紧跟国家政策,对宏观大势审时度势,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,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目标”。李扬先生的总结陈述跟恒天财富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,未来的发展中,恒天财富将不断加强内功修炼,从团队专业度、平台基础信息技术建设、资产配置服务升级等各个方面,践行“以客户为中心,做好财富管理”的企业使命,助力广大客户穿越动荡周期,创造非凡2021!

相关阅读

苹果 iPhone 玻璃供应商康宁正开发柔性玻璃    2019-03-06
Google 安全团队披露苹果 macOS “严重”漏洞    2019-03-06
亿健质量如何?高端家用跑步机彰显品牌实力    2019-03-07
亿健跑步机专家告诉你,选购跑步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    2019-03-07
水果冰激凌哪个好?果小懒“水果霜”和火锅很搭哦    2019-03-07

  Copyright© 2001-2019 本网 版权所有

  本网站所刊登新闻,版权归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所有。所有来源本网稿件未经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

  互联网举报中心